Info

全文共计7751字,预计阅读时长19min,记录的是我2021.06-2022.02的经历

勇闯CYA的791天(2)——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

前情回顾

在挣扎着通过试用期之后,我变得安静如鸡。再也不会傻乎乎地乱提意见,说话之前都会谨慎小心地考虑几秒,生怕这个留下来的机会溜走了。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会同意,相信自己就是一个啥也不懂的应届毕业生。

我的+1在通知我最后还是决定把我留下来的时候,她和我说「做这个决定不是因为英语编辑的位置有空缺,正好就给你了。You definitely earned it.」但是这番话并没有起到安慰我的作用,甚至还加深了我对我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由于课程大战仍在继续,几个管培生在这样持续高压的环境下接连离职,公司自然是需要多招聘几个教研来写稿子的。

我印象还很深刻,当时有2个管培还当上了类似于小组管理的角色,和我的+1一样成为了后入职的应届生的+1。由于包括管培在内走的人太多,对队伍造成了比较核心的打击,留下来的几个管培甚至还背上了减少核心员工离职率的月度OKR。然而,最后人没过多久也走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工作回归到了非常简单与原始的词书制作。

每天就是和HR沟通实习生候选人,给实习生布置任务,然后检查实习生选的图句图片是否符合规范,检查句子语法和语用是否正确……我有了非常多的时间watch and learn。

虽然彼时的我像一只落水狗,但是心里仍然是对于写稿这件事情不服气的,「我倒要看看新来的教研能写成啥样!」

🎵你离开后世界可改变?🎵

新招进来的几个教研里,仍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不同以往的是,新人还有在新东方教过书的年轻老师、有教育学背景的大龄二硕candidate,以及有着10年线下教育经验的哈佛教育学硕士毕业生J。

我还感叹「原来她们也知道专业的事情要给专业的人做啊」的时候,事情和我预料的恰恰相反,即便是有经验的人也陷入了改稿与自证的囹圄之中。

我还记得J在入职不久之后还来和我请教如何写稿,我捂住了自己的嘴,我没和她说我现在在做这个词书是因为我写不来稿子。我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委婉地提一些意见,最后只憋出了一句「我们的用户基础真的都很差,所以要写得直白直白再直白」。关于这句话我并没有真实的体感,因为我们很少能接触学生,只是因为她们在耳朵边一直唠叨这句话。

J感激地离开了,临走前我还是按捺不住说了一句「Good luck!」来抒发自己之前写稿时的怨气。

但未曾想到J却是第一个被淘汰的人。

J真的是一个很传统的老教师,当开始写稿子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去翻阅大量的试卷去看知识点在题里具体是怎么考的,然后拿了好几本不同的书籍查阅专业教辅对考点的总结。我们总是能看到她的桌子上堆起了厚厚的实体书,同时她的电脑上也时刻开着很多试题PDF文件。也正因为她的前期工作总是做得非常多,她的写稿进度比起其他人落后非——常——多。

或许你会说,教研不就应该是这样做的吗?

至少对当时的我们来说,不是的。动笔之前确实是要看题,但是可能随手刷了2-3张卷子就停了,对于不同高考卷以及地区卷之间的差异我们可能连边都没摸到就开写了。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要交付稿子,在团队成员普遍缺乏对应考试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仅仅是花个2—3天时间看看题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你还要给后面的写以及无尽的修改留出足够的时间,否则一定会延期。

大家都心知肚明,自己对于这个考试和题目的了解少之又少。我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做的这些事,写的这些稿件,我是绝对没有底气拿给成都任何一所公立学校的英语教研组组长审阅的。但是我们的整个课程,就这样在天府五街的一个小小的办公楼里,仅凭着几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leader的“产品”反馈,就仓促地问世了。甚至反馈都是从英语不好的同事那拿的,而不是学生。

交付慢是J的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不“接地气”。J的年纪比较大,跟不上年轻人的思潮了,“遇事不决加王者荣耀”的招数在她那里也用不了。我不知道她的文稿在教学层面收到过什么样的反馈,至少她的文风经常会各种各样的反馈被折腾来折腾去。她也向我求助过,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和她描述了那大概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是,作为一个写稿失败者,我的意见又究竟能帮到她多少呢?

一来二往,达不到预期,她就被委婉地劝退了。不过好在,她的人生阅历比我丰富,她走的时候非常豁达,精神状态比我好多了。

她走了之后,+1把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召集起来,通知这件事情,直言说离职是因为无法适应公司的工作方式,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问「为什么像她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没有办法写好稿子?」

答曰——我们做的是线上课程,和线下教学是非常不同的。线下的学生到教室来上课,如果课没意思或者老师讲得不好,学生是没得选的。如果学生选择了我们的课程,如果没有办法吸引到他们,是很快就会流失的。因此线上线下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不一样的,她的线下教学经验对我们做课的指导意义是有限的。我们相信,用做产品的方式做课程,我们一样能做出好的课程。所以我们更希望招聘一些契合我们做课方式的老师。

这个回答时至今日我仍然非常佩服。如果我是leader,我说不出来这些。

以前的我只知道这话听着有些怪怪的,不知道从哪去反驳,现在我知道了问题出在哪了。

“BCZ没有教研”

人来来往往。

大约是2021年中的时候,听闻隔壁项目组由于“双减”以及一些内部原因解散了。有的人选择离开,有的人选择转组来到我们这。

新来的两个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其中O老师甚至是公立学校的语文教学组组长,教学经验也相当丰富。我猜想两人都是为了更高的薪资以及更好的发展才在彼时加入互联网教育公司。

毫无疑问地,两位老师在转组写稿的时候也遇到了上述问题。

不过当时由于“双减”已经落地,我们已经不再写初高中的英语课程稿件了。她们要写的是四六级和考研英语tips相关的稿子,偶尔还要配合运营写一写和效率、学习、心理和人生规划相关的一些稿件。我们不少教研老师最后都要出镜协助拍摄。

前者对于出身语文老师的她们来说属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公司敢让语文教研写英语教学内容也是心大,不过人家是“逃难”来的,能继续工作就很不错了。后者我们私下吐槽得还挺狠的——20岁出头的几个小毛孩,没比我大几岁还要给我做人生规划,「你谁啊你?」

O老师的职场和教学经验都很丰富,由于之前帮过她一些忙,我们俩虽无直接的工作合作,但是有了一些小契机,关系比普通同事是要稍好一些的。她在转组之后,由于组与组之间工作方式不同,她在这边也起了不小的摩擦,矛盾源头直指和我年纪一样大的我的+1。

在12月初,她被通知试用期不通过,她和我约了一顿麻辣烫。

在那顿饭上,她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了很多话,可能是之前我有和她倾诉过我之前试用期的经历,出于长辈关照晚辈的心理,第一次有人给我做了一些心理疏导,也第一次有人给我做了职场问题的答疑解惑。她说的她在我们组受到的一些对待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她语气十分坚定地跟我说——

「BCZ没有教研。」

「……她们口中的教研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没有人说得清楚什么是教研。我写的稿子每一个论点背后都有足够的论据,每一句知识点的讲解背后都对应着无数道题的拆解,我能闭着眼睛说出来这个考点在哪一年的哪套卷子的哪道题考到,这都不是凭空拍脑门想出来的。当她们质问我“我这里为什么要这么写”,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的时候,她们只是凭感觉和我说没必要,她们从来没有教过书,能有什么感觉?我是能够拿出实打实的证据的……」

我一直在听,一边听一边默默地吃,我的碗快要见底了,她才刚刚动了几口。

我真的很感激她,或许她当时的话里多少参杂了几分愤怒,就像我写这个勇闯系列也不可避免地带一些愤怒情绪,但我仍然感谢她给我带来了我+1和+2以外的评价视角。

我一年多以来的心结解开了。我或许写得也没多好,但是你们给我的反馈和教研方法是有问题的。

她劝我别在这待了,我应该去更好、更大的地方施展我的能力,在这待久了对我的工作能力和成长都不好。

我向她的关心表示感谢,并说「我会开始计划的。」但我其实并不知道我能去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整个2021年我都在这样的自我内耗中度过。

因为我既失去了“内容教研”的身份,也失去了所谓“教研产品经理”的身份,所有公司里很多和教学相关的跨组合作工作我是没办法参与的。

记得课程大战最鼎盛的时期,所有的项目组都在写稿做课。CEO弄了一个跨项目的磨课活动,虽然大家所做的科目不一样,但是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讲台上轮番上课,并轮流提意见。我没有参加过这个任务,也没有听到大家和我说过关于这个任务的细节,只是记得每次有磨课的时候,我身边的人全走光了,工位上就只有我一个人,这种滋味很不好受。

现在我也在帮其他老师磨课,让我设想一下,这种十几个人的超大磨课会大概只会变成卷王的秀场,或是项目组之间暗自较量的舞台,遇到真的做的很差的情况也不会讲实话,而是拐弯抹角地说一些客套话。你一言我一语,磨课大会便流于形式。在+1和+2单独给每个教研提稿子反馈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已经变成了《父子骑驴》中那对父子,这么多人的意见又如何才能顾得过来呢?

我不敢想象后续的发展,写到这里甚至有些庆幸自己提前从写稿的深渊中解脱出来。

都上班了怎么还要被数学老师骂啊

接下来要回忆的是做出版物的经历。

我有机会做出版物还是因为+1和+2的争取,当时试用期不通过,除了让我尝试做词书,还有出版物。

按道理英语编辑需要掌握一些出版相关的技能也是很合理的。延长的试用期考核还包括使用审校符号校对一份英语试卷和文稿。为此我还特地买了一本《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好好地学习了一番。好在时任出版负责人L老师人很好,我也没有太垃,最后还是通过了测验。

我第一个参与制作的出版物应该是一个考研长难句手册,需要我们教研老师撰写一个长难句分析的文章,并且对当时跨度5年左右的文章里的长难句,做一个带练分析,带着学生一起分析句子结构和做精读翻译,写得还是挺起劲的。这算是为数不多我觉得在前司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第二个项目是初升高的概念产品,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出版部门和我们部门合作开发产品。这个产品非常之抽象。

原本这个产品想要做的是衔接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弄了些高一新课标课本的单词之后又感觉做本词书太单调,又加了一些初三知识点的复习以及高一知识点的讲解,由当时的一些其他教研负责撰稿。而后又觉得,光是做个英语的初升高衔接,似乎没有人会买账,于是就想连着语文和数学这两大主科一起做点什么,弄成一个类似于礼盒的实体产品。

初升高的产品设计责任是分散的,需求方是出版,接需求方是我的+1,但是我的+1的核心业务是当时的英语课程。出版或许也只是提了一个比较天马行空的点子,对于最终的形式是没有想法的,做一步看一步。于是这个项目的实际负责人莫名其妙就变成了做业务的我们,出版和+1只负责审核我们的产出,只要不是太离谱都给过了。

当时公司甚至都还没有开拓做数学和语文的业务,正处在课程大战的前期。原本我只负责做语文,因为我高中语文老师是我的恩师,我对我的语文功底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随后原本认领了数学的+1由于工作繁忙,或许也是感觉到这个项目太过于不靠谱,就把数学的部分也交给了我。

于是,一个英语编辑,在一家英语公司,不做英语,做语文和数学的教辅。

语文是我喜欢的科目,我在这里面倾尽了很多,向我高中的恩师详细地咨询了高一学生在刚开学时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果有一本教辅能帮助他们在中考完的暑假做些什么,应该做什么主题。

我得到的答案是古诗词。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包含了高一上册所有必备古诗篇目的小册子,做了一些引导背诵和生词标注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假期也能够尽量轻松地预习古诗词,并加快记忆的速度。这也是我自己做的比较有感情的一个产品。

抽象的部分在数学,数学的产品设计定成了数学手卡。大概就是一张卡片上包含数学公式,学生可以随时把卡片拿出来翻阅、记忆和背诵数学公式和重要的概念。

因为我们的教研基本上都是留学生,还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一个比一个差,我们不得不找外援。我们找了一个高中的数学老师,咨询了必须要在高一开学之前掌握的内容,做成了一个清单,由我负责把这些公式和图片做出来。

设计直接画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多比例的东西很难做到准确手绘,因此只能让设计告诉我要什么样风格的配图,我自己用Python一点点照着网上的公式画图。甚至数学手卡里所有的公式都是我自己一个个用LaTeX敲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公司里“暴露”我会写代码。

Pasted image 20240314150901.png

时至今日,这份代码还存在我的电脑上,我真的觉得太疯狂了。我在画图的时候,成品到底是对还是错,我是根本没有概念的。我只能凭着在网络上搜索的结果,一点点去比对,再拜托组里数学相对较好的实习生和同事做二次校对。

由于这个项目不是重点项目,内容提交上去之后就被搁置了一段时间。当再次被提上议程要完成制作的时候,似乎已经赶不上中考结束的时点了。不过没关系,出版部门最后还是决定把产品做出来。此时公司的语文和数学项目组已经成立,于是+1帮忙联系抽调了一个数学老师协助我完成产品的校对。

我们把之前精心制作好的卡片打印出来交给她。不开玩笑,是真的精心制作,我是真的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去确保内容尽可能准确。然后当我们拿到反馈的时候傻眼了,基本上全是错误,公式的代码偶尔笔误敲错就算了,有些开口向上、向下或者递增、递减的方向完全搞错。

我当时就感觉这不是我能做的事。明明交付之前都已经做了这么多了,结果还是远低于预期。这也是我再次体会到,专业的事情要给专业的人来做。让一个小小的英语教研做这种非专业的东西,哪怕流程再天衣无缝,仍然有些妄自菲薄了。

但这并不是终点,当我拿着数学老师的反馈进行修改的时候,我按照校对的流程仔细确认,仔细地重新绘制并导出新的文件。然而当我拿着一校后的修改文件给数学老师核红的时候,我遭到了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明明之前跟你说了(术语A)的(术语B)是(术语C),你怎么就没改呢?所有的(术语B)都是(术语D)……还有这里,和这里,你都没有改!」

我两眼发黑,站在那不知道说什么好,仿佛自己又置身于初中的数学课堂。

我的初中数学老师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不付钱去她家补课的学生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会被区别对待,并且当时正值叛逆期,一有听不懂就直接自暴自弃,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此情此景和当时数学老师翻着白眼骂我「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如出一辙。

当时我刚刚通过试用期,没想到第一个“大项目”就翻了车。我心里五味杂陈,尤其是对不起L老师。

我主动去联系我的+1,我坦诚地和她说「这个工作我做不来。」有些东西看不到就是看不到,就像你去找一个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视频编辑实习生校对英语稿子一样,哪怕理论上按照流程走,你把标红的地方按照要求都改掉就行了,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改正。

如果按照流程走就能一次改清错误,那我们还要三审三校干什么呢?

但是其实我的+1对我的说辞并不信服,她甚至不相信出版物有万分之一的容错率。哪怕出版的负责人和她解释了她也深信——如果二校查到了一校的错误,那是一校的工作没做好。我记得我反问她,「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世界上还会有人想当一校吗?」她无语,但是并不买账,仍然觉得是我在狡辩。

就像她和我说我的稿子写不好,我并不买帐那样。

最后这个初升高的产品还是问世了,再次见到完整的产品已经是一年后了。所有经手过这个产品的人,除了我和我的+1,包括当时的图书产品负责人L老师,都走了。中途的包装设计还出了一些小插曲,厂家寄过来的盒子无法装下所有的内容物,得重新设计,又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当时我拿着数学手卡在办公室里面到处炫耀——

「这上面每一个数学符号、每一张图,都tm是老子一行一行代码敲出来的!当时做这个的时候,公司还没有做数学呢!」

母嫌子丑

真正我自己从0-1推进的出版产品是一个刷题的练习册,初中和高中都做了,封面上主编还写的我的大名。

当时因为出版那边刚刚开始尝试做原创教辅,实在没有多余的产品经理帮忙,出版部门也没有专属的教研,其他的教研都被喊去写稿和磨课了,于是尽管我身上还贴着“干啥啥不行”的标签,甚至还是在数学手卡事件之后,这个任务还是交给我了。这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真正做一款我自己的产品。

一开始出版提的需求很简单,就是要做一本刷题册。因为她们注意到市场上刷题册卖得很好,就和她们注意到市场上缺乏一个初升高的组合实体产品一样。具体的形式无所谓,需要我自己调研需求,自己设计。

我还挺讶异她们仍然愿意把这个任务交到我手上,直接主导制作一个产品,因为这个产品将会和她们的营收挂钩,despite all the shit I had done. 我曾经也憧憬着当一个产品经理,觉得我上我也行,那我可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了。

我开始非常卖力地去约用户访谈和设计调查问卷。因为先从高中的刷题册开始做,大部分有时间接受访谈的高中生都要上晚自习,要么就是只能等周末,我都约了。捅了那么多篓子的我此刻更是想急迫地证明自己。

但是当我把产品调研报告拿到会上和大家对的时候,她们眼里透露出的是失望的神情。我在报告里面洋洋洒洒写的分析和结论她们并不置信,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她们也说没有参考价值,我所尝试甩出来的一些什么痛点、痒点她们更是不在乎。

「产品调研报告不都是这么写的嘛。」我心里想着,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明明都已经依样画葫芦地做了很多事情了。

当时的反馈和反复重新调研的过程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知道就是我能力不够。我当时的调研分析能力确实不足以支持我做这样一个项目,哪怕是让现在的我再做一次我也不一定做得来,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产品经理的技能在学校不教,只能通过不断地实习,参与一个个项目才能掌握。如果我的一些结论只让我的+1不信服,我可能会不服气。但是我的出版需求方也这么说,我心服口服。

非常感谢R老板非常耐心地带着我做商城页和售卖页的A/B测,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也是第一次跑了全流程。我仿佛我不是英语编辑,不是英语教研,也不是教研产品经理,我是一个不知道怎么就被推来负责这个项目的产品实习生。

我仿佛又变成了父子与驴里的那个小儿子,+1提一点建议,我改;图书负责人提一点建议,我改;出版负责人提一点建议,我改;组里其他“专家”提一点建议,我改……我的+2曾经给过我一个反馈,说我是一个没有意见的人。可是,有过之前的写稿经历,我又怎么有自信站出来和大家沟通我自己的想法呢?

最后,由于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这个产品的形态从一本刷题练习册,最后变成了一个三册书的超级怪物。

第一册是词汇篇,我把自己计算的高考近五年的300个真·高频词抽出来,然后每一个词汇附上了两道完形填空真题,10个词合一个小节,每一章大概5个小节,在每个章节结尾的时候还有一个汇总的单词列表。

第二册是语法篇,我把高考必学的语法知识点拆成了10个章节,如时态、从句等,然后去筛选同知识点的语法填空真题凑在一起合成一个专项训练。

第三册是题型专练,我把近五年各省市的真题和模拟卷都做了一个筛选,把比较典型的阅读理解题都放在一起做练习。

在这个基础上我不知道为啥还做了个基础题和进阶题的设计,每个小节的前10-15题是基础题,然后为了“检验”单词和知识点是否掌握牢固,又弄了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作为进阶题。

由于题量巨大,题目还要有答案,作为刷题册的答案解析也不可避免地要写得很详细,整套书不可控地变得非常厚,以至于原本打算三合一的练习册被迫分开申请书号,第一二册合一个书号。第三册由于是阅读题,厚度还行,单独占一个书号。

而且这之中的量产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光是收集题目就在组卷网上花了很长时间,我们还要给题目根据单词、考点和难度做分类,之后每道题还要写上对应的解析,为了方便校对,这些内容要写在石墨表格里。但是递交稿件的时候需要给的是Word文档,因此最后的成稿文件我还是用的这篇文章里提到方法一键Python生成的,不然还要花很长时间手动拼在一起。

内容量产完了还要让设计排版,走出版社的三审三校,打样……整套流程下来我已经非常疲倦了,周期非常长。做完了高中还有初中。

望着眼前的这个产品,我知道它是我的孩子,但是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反馈和意见之下,它变得和我当初设计的产品完全不一样了。当我把每一个想法单独说出来的时候似乎还挺正常,但是为什么最后做出来就成这样呢?

时至今日我都不敢去淘宝页面看销量,因为我知道一定会很差。似乎这就是前司原创教辅的命运,在产品的需求和设计阶段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由于制作的时间周期太长了,负责的人要么是像我这样没有经验的人,要么就是有一些来自出版社的不可控因素。

每每回想到这,我自己仍然觉得心里有愧。

后记

Part2的回忆似乎有一些杂乱,有一些是延续着之前自己写稿时的怀才不遇,有一些是自己在做出版物时遇到的囧事。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下一盒吃到的是什么味道,这似乎就是我在做出版物时遇到的情况。

其实还想再写一写关于词书制作的回忆的,但是2021年所做的事情其实还挺平淡的。而且似乎把它留到下一个章节写会更有意思一些。

当“双减”来临之后,整个部门的重心都被放在了优化一开始的背单词业务上,这也是我在前司做的最后一个项目,也是我认为我在CYA工作最抓马、最疯狂的一段时间。


继续阅读Part3

回到Part1